翡翠收藏都有哪些误区?我们应该怎么对翡翠收藏?
自古以来,收藏就是我国的文人雅士还有上层社会的爱好。而且收藏也不仅是身为品位还有审美趣味的一种表现,这也是对于我国收藏文化的尊重还有家族身份的象征。而且在现实生活里面,现在有很多的热爱翡翠的人都收藏了非常多的翡翠玉石,但是对翡翠收藏来说其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所以接下来就给大家一起来看看那翡翠收藏都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翡翠并非越“绿”越好
顾名思义,翡翠得名于翠绿,优质的翠绿自然是翡翠收藏价值高的上等佳品。但并不表示只有翠绿才是最好的翡翠,在地质变化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铁质的浸染,也有些原石因而染上更鲜艳的翡色,形成透明度高、质地更好的翡翠,其收藏价值往往更高。
误区二:翡翠并非越“古”越好
不可否认,一些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一些收藏家眼里的“古玉”受当时的鉴定条件所限,质地并不见得就优于今天的玉石,而玉的优劣好坏,始终离不开原石的材质。何况,“古玉”与翡翠并不能混为一谈,翡翠产于外国,直到清代才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翡翠的原料以稀为贵,尤其讲究原料的材质,以当时的鉴别水准,流入我国的翡翠珍品格外稀少,散落于民间的玉石藏品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古”的翡翠,不可盲目轻信。
误区三:越稀有的越值钱
天然矿物有时候会形成一些很特别的图案,例如,有些矿物会排列成类似动物或者山水的形状。一些收藏家往往把这种翡翠当作是稀世珍品加以炒作。实际上,除了稀有之外,这种翡翠一定要符合美学原则,同时还要具备质地好的条件才真正“值钱”。
误区四:工艺越复杂越好
简单才是美,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往往被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而一些有杂质或者裂隙的翡翠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以掩盖天生之不足。
误区五:翡翠并非总是保持本“色”
翡翠是地质变化所形成的,可谓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之作。翡翠的原石在形成之初有着不同的色素沉淀。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色彩的翡翠,需要加以区分,部分染色翡翠可以长时间保持本色,亦有些翡红色或者翡黄色的翡翠,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变色,源于翡翠内部化学元素的变化并没有停止。
误区六:绿色越均匀越好
在翡翠收藏市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通体翠绿色的翡翠,而且翡翠颜色非常鲜艳而且分布得非常的均匀,所以实际上,很多这样的翡翠都是假货。因为翡翠的内部都是由很多颗粒状的矿物分别集合而成的,所以真正的翡翠绿色都是局部分布的,而绿色跟非绿色之间都会有一些界限。